黑光网 首页 > 影楼摄影 > 摄影师与影像 > 专访蔡萌:用回归传统的方式探索摄影语言

专访蔡萌:用回归传统的方式探索摄影语言

2011-07-27发布     转载自:今日美术馆     上传用户:黑涩的钟
  小编:我想知道现在年轻的摄影艺术家真正做手工、传统的占多大比重?

  蔡萌:不多。其实我觉得,现在看回到手工的不多,回到胶片的多。越到数码疯狂,运用照片的人越来越多,好像有一种感觉,大家都尝试数码之后,觉得那东西没劲,不靠谱,就又回来了。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一个是数码的语言没有定型,没有一个很好的参照,大家都在尝试它的可能性,今天用数码做影像那些艺术家,都在做一些等于是在给数码语言的形成建立一个前提的实验,或者是做一个铺垫。数码还远远没有形成它自己的影像语言,它的可能性确实是很大,但是我觉得真正的语言建立现在还很难谈。银盐这些东西它不同,它有将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比如说早期它是由玻璃板、盐纸工艺、树胶、中和酸盐,甚至早期的蛋白照片,它是一步一步递进材料演变过来的,我们今天看到这种摄影的审美,其实某种程度上更多意义上是建立在材料和媒介基础上的,是它跟那个时代的美学趣味,跟不同历史背景,跟艺术家的美学立场,甚至那个时代的一个美学思潮都有关系。但是更多意义上讲,今天我们看照片,照片的那个样子实际上是建立在材料的基础上的。照片的那种审美标准、审美样式,是通过材料演变过来的,所以它有语言,有一个标准在那儿,它有一个很好的传承,你看西方摄影史,能看到一条遵循语言下来的主线条,或者一个主干道,就像一个珍珠项链一样,它是一串,每一个珠子上头都有一个节点性的人物。可能这个链条是由一个庞大的、可能上千人或几百人的摄影家组成的,但是真正能进到这个项链上,能变珍珠或者节点性的一个人物,已经是少数了。所以我觉得国内对这些东西一直没有太真正地去懂,这是一个问题。因为要想读懂很多程度上光看画册是不行的,要看原作。我们今天看原作的机会太少了,一年也看不上几个,而且看到的也不是特别系统,好的东西都看不见。有些大师是不能用语言去描述的,甚至说不能用画册来领悟他的魅力,必须建立在原作的基础上。比如说像布拉沃,卡拉汉那种大师,如果看杂志上、报纸上的随便介绍,根本就看不懂,没法儿去理解什么能够被西方人给予那么崇高的一个地位,所以你只能在去看照片的时候才会发现原作为什么好了,它是一种材料被给予的一个地位,某种程度上是这样,我是这么认为是这样。

  小编:就目前来说的话,做手工的作品是否比数码的成本要高一些?

  蔡萌:成本是高。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网友评论
  • 西先生
    29岁
    摄影总监/主管
    2万-2.5万+提
    黎先生
    32岁
    修图师
    1万-1.3万
    李先生
    27岁
    古装化妆师/写真化妆师
    5千-8千+提
    C先生
    30岁
    爱婴师/包裹师/店长
    2万-2.5万
    梁先生
    34岁
    修图师/调色师
    1.2万-2万
    周先生
    19岁
    写真摄影师
    5千-7千+提
    晏先生
    33岁
    摄影师/摄影总监/主管
    8千-1万
    阿先生
    31岁
    摄影师/写真摄影师
    5千-8千+提
专访蚂蚱修图工作室创始人
专访蚂蚱修图工作室创始人
今天我们的采访对象是修图师蚂蚱,实名尚玉超。山东德州人,现定居于山东烟台…
专访摄影师陈灏
专访摄影师陈灏
二字开头的年纪,有人拼尽全力追赶梦想,也有的人数着日子整天浑浑噩噩…
专访古风摄影师玄清梓
专访古风摄影师玄清梓
我们爱古风,爱它的独特风情和韵味,爱它的文化底蕴和美学,更爱它经典…
专访修图师火山
专访修图师火山
提起修图师,大多数人脑海中可能浮现的是埋头苦苦修图的男性修图师…
专访摄影技术总监徐东
专访摄影技术总监徐东
徐东老师身上有一种神秘的叙事:浪漫与理智并存,来回切换,游刃有余…
专访摄影师陈曦
专访摄影师陈曦
你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多久?三分钟,三天,三个月,还是三年…
专访摄影师阿淼
专访摄影师阿淼
9年的从业经验,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轨迹!无意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阿淼老师…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长大后的我们总是怀念着童年,童年的棒冰、童年的秋千以及那时候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