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网 首页 > 影楼资讯 > 热点资讯 > 数码摄影时代,他们选择胶片

数码摄影时代,他们选择胶片

2022-11-08发布     转载自:新新报NewTimes     作者:第一新闻中心     上传用户:摄影集装箱


  胶片中的光和影

  一张胶片的成型需要经历选材、选角度定格和冲洗显影的过程。因为不能删除和后期修改,一张胶片照定格之前的准备需要尤为谨慎;冲洗的过程往往也需要花费数小时。但在这些看似繁琐、枯燥和重复的过程中,胶片的爱好者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

  廖少辉自认为是个比较有条理的人,每次出门街拍,他会给自己定好一个拍摄主题,而他最喜欢的拍摄题材是深圳现存的老房子。

  走在东门巷道,廖少辉用富士胶片机记录着沿街的风景。读书的时候他常去东门玩耍,去东门町吃小食,去西华宫买衣服。如今东门很多店铺已贴上“对外招租”的字样,去年廖少辉驻足的那家茶餐厅,现在也挂上了休业的公告,陈旧的老街老房藏着廖少辉学生时代的众多记忆。

  对老房子,廖少辉有着特殊的感情,老房子中有他追寻的慢时光。在廖少辉的印象里,过去建筑设计很讲究,有各式各样的弧线,看着让人浮想联翩,而现代的建筑四四方方,浮躁得很,找不到那种文化的韵味了。胶片的色彩、颗粒与复古感中,老房子散发着特别的光辉。现在拿起那些照片,廖少辉仍然沉迷于其中的光与影——那是数码无法达到的感觉。

  这些年间,深圳高楼拔地而起,低矮的老房子正在消失,廖少辉希望用胶片机记录下这些老房子,定格住老房子和屋檐下的人,将他们永远保存在自己的胶片里。

  杨浩没有自己最青睐的拍摄的对象。比起有既定目标和地点的拍摄,他更喜欢漫无目的地漫步在这座城市,不管自己最后会绕到哪里、绕了多远。

  前些日子他听说白石洲是个很适合拍摄的地方,就带着相机乘地铁到了白石洲站。出站口,他随走随拍,凭着感觉往前走,踱步到了工地的施工现场。“有时候就会有一种本能,可能走着走着就能走到想到的地方。”废弃楼房和砖石堆在他的相机里呈现出一种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的颓废感。



  杨浩拍的白石洲 受访者供图

  胶片拍摄完需要经历一轮冲洗,这个过程劝退了很多试图接触胶片摄影的人——选择数码摄影,一会功夫就可以拍出好些照片了。

  而胶片冲洗显影的过程需要历经数小时和数道工序,如若周围没有冲洗胶卷的地方,还需要寄出到外地,等待的时间往往需要数天。但对胶片爱好者来说,冲洗和等待,有时也是胶片的特殊魅力。

  还在上大学时,原本按部就班的冲洗方式消磨着年轻摄影师的耐心。黄京听说以前报社的暗房师为了迅速出稿,会用高温去冲洗底片。

  黄京开始认真研究这种方法,并且第一次调高温度就取得成功。此后他一点点调高温度,自己研究出了底片冲洗的安全范围,并且惊喜地发现不同温度冲洗的照片呈现出更多独特的质感——所谓有人评价:“黄京作品影像的感觉颗粒很猛,有种躁动感却又平静。”

  照片在不同的冲洗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质感,让黄京对这件事情乐此不疲。拥有自己的暗房(冲洗底片的房间)之后,黄京尝试着改变温度、混合不同药水,如同一个小心翼翼做实验的化学家。在冲洗照片这方面,黄京或许真的算得上是个颇有成就的科学家。



  黄京工作室的暗房 记者 贺思雨摄

  廖少辉刚开始接触胶片摄影时没有自己的暗房,他冲洗胶片需要从深圳寄到上海店家,再从上海返图到深圳,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三到七天的时间。白天吃饭时,晚上睡觉前,廖少辉都会抽空看看有没有店家发来的消息,直到终于收到链接,他会立马放上手头的工作,迅速点开链接浏览。

  多天的期待后,胶片成品总是能令他满意——显影,漂白,晒干等一系列的过程赋予了胶片独一无二的成色,和最终惊艳的成片相比,那几天的等待显得微乎其微。



  随性、自由和不设限

  和深圳街头步履匆匆跟着社会时钟前进的人相比,胶片摄影者们有着自己的时间节奏。

  36岁的黄京除了拍摄和冲洗胶片,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散步、喝茶、听音乐、看书、鼓捣收藏品。黄京不忙于规划自己的人生。

  就像用不同方法冲洗胶片一样,黄京擅长给自己的生活制造一些惊喜。除了摄影,他迷上了收集旧手表和旧汽车。“我喜欢它们背后的东西,或者说,它们的故事。”他甩了甩左手戴着的一块不会运行的表,讲起手表背后的故事:1958年为了庆祝国庆上海生产了这一批表,表盘上的标志是中国大厦。

  在收集之前,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了解收藏品的设计者、流通渠道、生产节点、现存情况,驱车到千里之外的地方查看货源。找寻和探索的过程占据了黄京日常生活的很大部分,但在探寻中完整串起收藏品的故事线,这个过程带给他一些规范以外的快乐。

  黄京喜欢说“无所谓”。胶片行业没落,“无所谓”;失业,“无所谓”;物质条件好坏,“无所谓”;自己是艺术家吗?“无所谓”。只要市面上还有一卷胶卷出售,只要这个行业没有被完全替代,只要冲洗完的成品还能让他眼前一亮,其它的一切对他来说,“无所谓”。



  黄京手上戴着的表 记者 贺思雨摄

  大学校园里,大部分学生按学校制定的培养计划,本分地上自己年级和专业的课,但杨浩和同龄人相比显得有些“叛逆”。从入学伊始,杨浩就打破了既定的学业时钟。

  大一的时候,杨浩按着学校的安排修习了自己的课程,但是他感受到学校里按部就班的课程设置并不能让他获取很多做动画的经验,他开始旁听大二的课程。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进度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慢些,他开始考虑自学。2021年下半年,杨浩申请了休学,自己在家学习做动画。

  觉得自己专业的课无聊,杨浩就去旁听其他专业的课。大学三年,他旁听了十来个专业的课程。他修习课程没有给自己设置目标,有时只是别人对课程的一句好评,或者只是自己的兴趣。他每天在不同学院穿梭,以至于有的学院老师甚至一两年之后都还以为他是本专业的学生。碰到一门特别喜欢的课,他甚至想把自己的专业课退掉。

  “但要说学了什么,有什么用,其实也没有”,当同龄人忙着吸取知识应付就业,杨浩却不想把自己钉死在“有用”的框架里。他旁听的课程里,有很多是别人眼中与动画风马牛不相及的“无用”课程。例如管理学和电影艺术,但在他眼里,这些知识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让自己多了解这个世界一些。如若他感觉课程实在无趣,即使坐在教室第一排,杨浩还是毫无顾虑地背着包离开。


  廖少辉偶尔有一些规划之外、说走就走的旅程。可能只是朋友交谈间的随口一提,下一刻他和朋友们已经揣上相机,登上了去往远方的旅途——这是他日常生活之外的惊喜和自由。这些年,他已经用胶片记录下了中国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

  廖少辉将自己旅途中拍下的照片传到自己的公众号上,每一篇都用心配上文字和音乐。青藏高原的盐湖、南澳岛的小渔船、孩子红彤彤的脸颊和腼腆的笑容、小巷上的自行车......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旅行故事。

  廖少辉在公众号上的化名有一个“海”字,他喜欢大海,在他的眼里,无边无际的海洋意味着对自由的向往。他希望自己永远是自由的状态,凭一份热爱奔赴远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
查看更多评论
  • 戚女士
    37岁
    选片师
    1万-2万
    王先生
    39岁
    修图师
    8千-1万
    雷先生
    48岁
    总经理/店长
    1.5万-2万
    杨先生
    41岁
    摄影总监/主管/摄影师
    5千-8千+提
    石女士
    18岁
    化妆师
    5千-8千
    杨先生
    25岁
    修图师/调色师
    4千-5千+提
    颖女士
    19岁
    化妆师/化妆总监/主管/写真化妆师
    4千-8千
    黎先生
    32岁
    修图师
    1万-1.3万
专访栖家儿童摄影创始人
专访栖家儿童摄影创始人
摄影的魅力,在于瞬间,在于真实,更重要的则是在于感悟…
专访修图师阿星
专访修图师阿星
你看到美轮美奂的杂志封面,但你能想象它和原图相差多远么…
专访儿童摄影师友十六
专访儿童摄影师友十六
跟小孩子相处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多年的拍摄过程中,友十六遇到过…
专访修图师萧岚
专访修图师萧岚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事业究竟可以热爱到何种地步?修图师萧岚用一句话便能完整诠释…
专访人像摄影修图师杰子
专访人像摄影修图师杰子
做修图能坚持下去是最难的,有多少人已经下定决心,最终还是半途而废了…
专访摄影师王磊
专访摄影师王磊
你有想过梦想有多远吗?对于未来,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构想,也有着各式各样…
专访情订奇缘团队
专访情订奇缘团队
情订奇缘摄影团队,成立于97年,到现在已经20多年的一个综合型、大型影楼…
专访品尚修图工作室创始人
专访品尚修图工作室创始人
田兴国老师一直说他是一名草根修图师,没有闪亮的头衔,没有深厚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