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网 首页 > 影楼资讯 > 热点资讯 >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2019-05-13发布     转载自:中国摄影杂志     上传用户:U15245nJ0876

  2019年适逢摄影术发明180周年,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近日在美国纽约第94号码头落下帷幕。今年共有来自世界11个国家41个城市的90多家画廊参展,与去年参展画廊数量持平,但去年参展的一些画廊没有出现,包括中国的See+画廊。同时,来自西班牙、意大利、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塞尔维亚以及中国北京的SoPhoto画廊和香港的VRG画廊***亮相。另设有30多家摄影书商或出版社摊位的专区,展售各自代理或出版的精美摄影画册、自制画册和经典画册,说明摄影书籍已成为传播摄影作品的一个重要媒介。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全明星》系列,2016 瓦莱丽·贝朗©Valérie Belin,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Edwynn Houk Gallery, New York

 

  埃德温·胡克画廊(Edwynn Houk Gallery)仍占据今年展销会正中间的摊位。令人失望的是,该画廊连续三年主推法国***摄影艺术家瓦莱丽·贝朗(Valérie Belin,1964-)探讨真实与虚构的《全明星》(All Star)等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没有重大突破。幸好,该画廊今年也推出其他几位艺术家的新作。如美国摄影艺术家大卫·梅塞尔(David Maisel,1961-)2018年在智利世界***的沙漠上航拍的作品,题为《苍凉的沙漠》(Desolation Desert)。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安托法加斯塔地区铜矿中央矿区1号尾矿池,2018 大卫·梅塞尔©David Maisel,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Edwynn Houk Gallery,New York

 

  过去三十多来,梅塞尔长期航拍美国及其他国家一些经人类改变的自然环境,来反映诸如采矿、伐木、城市开发、军事试验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后果。他的作品总是以方构图和大尺幅呈现,抽象的画面和丰富的色彩乍看像是抽象表现主义流派的画作,但再仔细观看,才能发现画面中反映的环境恶化结果,让观众思考摄影作品作为证据和审美功能之间的矛盾。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墨西哥圣菲利佩,科罗拉多河流域,2011 爱德华·伯廷斯基©Edward Burtynsky

 

  加拿大摄影家爱德华·伯廷斯基(Edward Burtynsky,1955-)与梅塞尔的一些作品在主题上相似,但伯廷斯基的早期作品更强调摄影的证据功能,他总是从一个制高点拍摄宏大的场面。近十几年,他也从高空俯拍地球表面的油田、河道以及环境和地质的变化,并更加侧重于寻找抽象的画面,而且他发现,必须在一定的高度,才能使得画面变得抽象。然而,相比之下,伯廷斯基的作品过于具象和夸张,梅塞尔的作品更加抽象和深沉,耐人寻味。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18个抽油机,2012 米什卡·亨纳©Mishka Henner

 

  无独有偶,布鲁斯·西尔弗斯坦画廊(Bruce Silverstein Gallery)展出比利时艺术 家米什卡·亨纳(Mishka Henner,1976-)利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软件截图美国各地18个石油钻井抽油机影像组成的作品。这些作品分三排并置,令人想起贝歇夫妇类型学作品的展示方式,具有抽象绘画效果。但仔细观看才能看出是抽油机的鸟瞰图。亨纳是新一代艺术家利用互联网创作并重新界定摄影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方式往往需要花大量时间做文献研究,之后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主题的图像,并将这些原始图像精心制作成既具有审美功能的意象又令人思考各种政治、文化和环境等问题的作品。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行春古渡图,《新山水》系列 姚璐©Yao Lu

 

  该画廊同时也展出姚璐(1967-)《新山水》的巨幅作品,该系列作品同样具有能够产生两次不同观看的效果,乍看起来像中国传统山水画,但细看才知道原来是利用修图软件将建筑工地土堆的图像转变成如同山水画意象的作品,这种二次观看的效果能让观众在审美之余,也令人思考城市化扩张之后对环境所造成破坏等问题。这是该系列作品的成功之处,同时它也是将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和哲学与摄影媒介结合的成功范例。

 

  今年展销会上展出的中国摄影艺术家作品不多。纽约Boccara艺术画廊展出重庆艺术家傅文俊(1955-)的“数绘摄影(digital pictorial photography)”作品。这位毕业于四川美院的艺术家也试图将中国水墨画和唐诗宋词等元素以及西方绘画、雕塑和装置等艺术形式融合在摄影媒介中,他尝试用相机拍摄收集一些影像素材,之后,再通过数码软件技术重新裁剪或变形,以便达到他所追求的抽象或与具象结合的意象,之后再输出到光面的相纸上。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鸟从头上飞过,2017-18 傅文俊 Courtesy of BOCCARA ART,New York

 

  本次展销会展出他***的作品,是将一幅图像分割成9个方块,之后再并置呈现在 一个相同图像的背景上,在灯光下,能产生出立体的光影。作者称,该系列作品是“把摄影当作空间内形象塑造的介质,突出摄影的材料性和物质性在空间造型方面的能力”,这的确不失为一种开拓摄影媒介可能性的尝试。可惜这些作品除了介质是相纸外,过于强调画意,而且装饰性太强,并没有真正达到他所声称的效果。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桥下老屋,《北流活活》系列,2014 张克纯©Zhang Kechun

 

  来自英国伦敦的赫克斯利·帕卢尔画廊(Huxley-Parlour Gallery)展出张克纯 (1980-)《北流活活》的作品。这部作品是作者用大画幅相机沿黄河拍摄的,画面都是反映一个宏大的场景,但人物均很小。据作者在一次访谈中所述,他是受宋代山水画的启发,要反映出大环境中小人物的状况。他往往选择在阴天拍摄,并故意将照片曝光过度一些,后期再将它们调成统一的中灰度。这种色调不仅反映了中国当下空气污染的现状,的确也能产生陌生化和诗意的效果。

 

  这组作品让人联想到出生在以色列、现旅居英国的南非摄影家纳达夫·坎德尔(Nadav Kander,1961-)拍摄的《长江》(Yangtze, The Long River)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的构图也是环境宏大,人物弱小。据坎德尔所述,他是受英国画家约翰·马丁(John Martin)和特纳(J. M. W. Turner)的风景画中人物在大自然中显得渺小的手法影响,并将河流作为不断变化的隐喻,来指涉中国当下正发生的巨变。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周日野餐,重庆之四,《长江》系列,2006 纳达夫·坎德尔©Nadav Kander

 

  张克纯是没有在黄河岸边长大的异乡人,但仍然被中国文化的母亲河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所吸引。他希望通过黄河作为切入口,来表达他对中国过去几十年发生的巨变以及人们不适应这种变化的感触。他认为,人类活动改变了黄河的生态,而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因此,他也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人们在大时代背景中显得渺小的状况。

 

  纳德尔和张克纯的这种表现手法完全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决定而选择的摄影语言和风格。但是,这种手法让观众无法近距离看到这些人物对这些巨变的反应,尤其无法近距离看到他们的面部表情,也无法知道这些人物的具体姓名和真实的生活状况。那么,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的距离到底应当保持在多远?虽然该问题的答案是见仁见智,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39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安娜,加利福尼亚州肯特菲尔德,2017 埃里克·索斯©Alec Soth, Courtesy of Weinstein Hammons Gallery, Minneapolis, MN

 

  美国摄影艺术家埃里克·索斯(Alec Soth,1969-)对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当他在拍摄肖像时,实际上,他是在拍摄被摄者与他自己之间的空间。因此,他始终特别注意与被摄对象保持一定距离,以便观众能仔细阅读和想象这些人物的精神状态及可能相关的故事。在索斯拍摄的《眠于密西西比河畔》(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的成名作中,有名字的人物肖像成为该项目的核心,同时,他也拍摄中景和远景的风景照,以及室内照和静物。这些不同距离拍摄的丰富色彩作品共同构成整个项目具有变化的构图,让观者既能看到这条河流的全景,也能看到这条大河沿岸平凡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生存环境细节。

 

  本次展销会上,温斯丁哈蒙斯画廊 (Weinstein Hammons Gallery)推出了索斯题为《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剧烈》(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的新作。他在上一部作品《收集的叶子》(Gathered Leaves)出版之后,花了一年思考如何才能再出发。***,他在一次打坐冥想中顿悟,宇宙万物原来皆有关联,自我独立于一切而存在的说法是极其荒谬。他决定不再忙碌于委托拍摄的任务,而是需要回到原初拍摄 《眠于密西西比河畔》的手法,去拍摄不同地方各种陌生的人物。

 

  索斯认为,摄影师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仿佛中间隔着一面玻璃。因此,他称摄影是“隔离的媒介(a medium of separation)”。但他同时认为,可以通过摄影这种媒介短暂地与被摄者接触。在这组新作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隔着玻璃拍摄被摄者的肖像,而且在他眼中,房屋的内饰装潢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主人的性格特点,有时候甚至静物也是一种肖像。所以,在该项目中,他集中拍摄这些人物的肖像及相关的室内照。因为,他相信肖像所具有的内在力量。

 

  近年来,肖像有回潮的迹象。自201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专门探讨当代肖像的新摄影展之后,国际摄影中心也正在展出其收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肖像。实际上,催生摄影术的发明,除了是因为发明家希望将捕捉到的影像定影之外,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人类想要拍摄自己的肖像以便看清自己的面目。许多家画廊在今年展销会上也推出当下几位摄影家创作的肖像作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
查看更多评论
  • 阿先生
    32岁
    摄影师
    6千-7千+提
    化女士
    26岁
    化妆师
    面议
    安先生
    36岁
    店长/总经理/销售经理
    1.3万-1.8万+提
    华女士
    25岁
    新生儿摄影师
    4千-5千+提
    常先生
    33岁
    网络营销/新媒体运营/运营经理/主管
    1万-1.5万
    韦先生
    34岁
    摄影总监/主管/商业摄影师/摄影讲师
    1.5万-2万
    杨先生
    20岁
    摄影师
    8千-9千+提
    壮先生
    28岁
    化妆师
    7千-1万
专访栖家儿童摄影创始人
专访栖家儿童摄影创始人
摄影的魅力,在于瞬间,在于真实,更重要的则是在于感悟…
专访修图师阿星
专访修图师阿星
你看到美轮美奂的杂志封面,但你能想象它和原图相差多远么…
专访儿童摄影师友十六
专访儿童摄影师友十六
跟小孩子相处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多年的拍摄过程中,友十六遇到过…
专访修图师萧岚
专访修图师萧岚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事业究竟可以热爱到何种地步?修图师萧岚用一句话便能完整诠释…
专访人像摄影修图师杰子
专访人像摄影修图师杰子
做修图能坚持下去是最难的,有多少人已经下定决心,最终还是半途而废了…
专访摄影师王磊
专访摄影师王磊
你有想过梦想有多远吗?对于未来,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构想,也有着各式各样…
专访情订奇缘团队
专访情订奇缘团队
情订奇缘摄影团队,成立于97年,到现在已经20多年的一个综合型、大型影楼…
专访品尚修图工作室创始人
专访品尚修图工作室创始人
田兴国老师一直说他是一名草根修图师,没有闪亮的头衔,没有深厚的背景…